赠胡季昭

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

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

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

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

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祐善世生才。

形式: 古风

翻译

澹庵先生早已在瘴江边去世,但他的灵魂依旧归来侍奉皇上。
深深感叹宗族子孙远离国家,由此明白志士不只为自身打算。
如果上天给予他更多机会,圣明的时代终究不会遗弃这样的人才。
当我读到这则消息时,内心悲痛,洒泪悼念他在南詹象台的英灵。
今天我才得知您还有后嗣,苍天佑护,世间仍有您的智慧之才。

注释

澹庵:诗人提到的逝者名字。
瘴江:指南方热带地区有瘴气的江河。
禁宸:指皇宫,宸指帝王所居之处。
宗孙:家族的后代,子孙。
弃□□:此处可能缺失一个词,表示被遗弃。
阅报:阅读新闻或报告。
象台: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代逝者的纪念场所。
公有子:指逝者有子嗣。
祐善:庇佑善良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叶梦得所作,题目为《赠胡季昭》。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故去之人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于后来的宗孙长辈离国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皇天眷顾善良之人的信仰和期待。

其中,“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两句表明故去之人虽已逝世,但在诗人心中仍然如同生前一般地存在并受到尊崇。"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则是对宗孙辈离国的感慨,认为有志之士往往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天的信任,相信它会眷顾善良之人,不会遗弃他们。"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则是诗人在阅读到某种不幸消息时的悲痛情感。

最后两句“我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祐善世生才”表达了诗人对于胡季昭有后人的喜悦,以及对其后代能得到上天眷顾并展现出才华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是一篇颇具哲理和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三)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四)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寄知还倦鸟,对飞云、无心两难齐。

漫飘然欲去,悠然且止,依旧山西。

十亩荒园未遍,趁雨却锄犁。

敢忘邻翁约,有酒同携。

况是岩前新创,带小轩横绝,松桂成蹊。

试凭高东望,云海与天低。

送沧波、浮空千里,照断霞、明灭卷晴霓。

君休笑,此生心事,老更沈迷。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二)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

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

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

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

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与相催。

凭看取,暖烟细霭,先到高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