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时寿八十四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

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

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

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

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

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历经五个朝代,他的寿命占据了淳熙年间最长寿的一段
一生总计活了三万六千多岁,还剩下一千多岁
在这三百年间,有多少人能享受这样的和风丽日
山川似乎也在欢笑,先生没有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今年是甲子年重阳节,等待再次庆祝,将是第五百十三个甲子轮回
他吟诵了上万首诗,自己又一一和诗,每年为自己长寿的诗篇欢喜
如果与潞公相比,先生现在的年纪,依然相当于当年的宰相
先生拍手笑道,询问自己还能有多少悠闲的日子

注释

淳熙:南宋孝宗年号。
三万六千:极言寿命之长。
饶底:剩余,多余的。
和风丽日:形容美好的天气。
不负:不辜负。
甲子: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
平章事:宋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抚掌:拍手,表示高兴或赞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创作的。从内容上看,诗人在庆祝自己的寿辰,并自豪地宣告自己已经活到了八十四岁高龄。在古代,能够活到这个年龄确实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诗中充满了喜悦和自得之情。

“五朝寿俊”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长寿的赞美,“淳熙四四”则是用数字来象征吉祥。接下来的“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是对自己生命长度的一种比喻,虽然数字并不精确,但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自己长寿的自豪。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这句话中,“约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诗人的别号,而“先生不负山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满意和自信,好像在告诉我们,他的生命就像那座山一样坚固而长久。

随后的“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是对时间的一种计算,可能是在强调某个特别的时刻或者纪念日。紧接着,“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骄傲以及每年都会为自己的寿辰而写诗的习惯。

最后两句“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中,“潞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长寿之人,而“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则是在询问自己的余生还有多少时日。这不仅是一个数字问题,更是一种哲学和生命的沉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生命长度的独特处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己长寿的一种庆幸与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其文学才华和个人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九)中秋待月

城中十万,有何人、和我乌乌鸣瑟。

对影姮娥成三处,谁料尊中无月。

剪纸吹成,长梯摘取,儿戏那堪惜。

洞庭夜白,一声聊破空阔。

休说二十四桥,便一分无赖,有谁谁识。

一枕秋衾南北梦,好好娟娟成雪。

旧日少游,锦袍玉笛,醉卧藤阴石。

萧然今夕,无鱼无酒无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五)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七)漫兴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六)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寘盆中,伟然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