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

修景属良会,远飙生烦襟。

泄云收净绿,众木积芳阴。

疏涤府中务,迢遥湖上心。

习闲得招我,赏夜宜泛琴。

山近资性静,月来寄情深。

澹然若事外,岂藉隳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在美好的集会上修整景色,远处的风带来些许烦躁的心情。
云朵散去后露出清澈的绿色,众多树木汇聚成芬芳的树荫。
清除官署中的杂务,心中向往着遥远的湖畔。
习惯了悠闲能邀请我共赏,夜晚适宜弹琴以供欣赏。
靠近山让我本性更加宁静,月光寄托了深深的情感。
淡然处之仿佛置身世外,哪里还需要摒弃华丽的冠簪呢。

注释

修景:整理、美化景色。
良会:美好的聚会或时机。
远飙:远处吹来的风。
烦襟:烦躁的心情。
泄云:散开的云朵。
净绿:清澈的绿色。
众木:众多树木。
芳阴:芳香而凉爽的树荫。
疏涤:清除、梳理。
府中务:官署中的事务。
迢遥:遥远。
湖上心:对湖边生活的向往之心。
习闲:习惯于悠闲的生活。
招我:邀请我。
赏夜:欣赏夜晚的美景。
泛琴:弹琴。
山近:靠近山。
资性静:天性变得更加宁静。
月来:月光到来。
寄情深:寄托深情。
澹然:淡然、超脱的样子。
若事外:好像置身事外。
岂藉:哪里需要。
隳华簪:放弃或摒弃华丽的装饰,比喻放弃功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水田园的画面,充满了清新自然之美。开篇“修景属良会”,“远飙生烦襟”表达了诗人在一个美好的时节里,心情舒畅,但又带着一些焦躁和忧虑。紧接着,“泄云收净绿,众木积芳阴”描绘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其中“泄云”即是云层渐渐散去,露出清澈的蓝天,而“收净绿”则是指树木在夏日的阳光下变得更加鲜绿,树荫浓密,形成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诗中,“疏涤府中务,迢遥湖上心”表明诗人希望将繁忙的官务处理得当,以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疏涤”意味着处理事情要恰到好处,而“迢遥”则形容心情的悠远和超脱。

接下来的“习闲得招我,赏夜宜泛琴”显示了诗人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一个适合于夜晚静坐弹琴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和。这里的“习闲”指的是对安闲生活的习惯,“赏夜宜泛琴”则是说在宁静的夜晚,弹奏琴瑟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选择。

最后,“山近资性静,月来寄情深。澹然若事外,岂藉隳华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亲近感受,以及通过月亮寄托自己的深厚情感。在“澹然若事外”中,诗人形容自己仿佛已经超脱于尘世俗虑之外,而“岂藉隳华簪”则是说是否需要借助那些华丽的装饰或物品来表达自己。这里,“隳华簪”可能指的是过度的奢侈或虚华的东西,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来证明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宁静和生活简约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夏日题郑谷江上纳凉馆

迢遥山意外,清风又对君。

若为于此地,翻作路岐分。

别馆琴徒语,前洲鹤自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效古

思君转战度交河,强弄胡琴不成曲。

日落应愁陇底难,春来定梦江南数。

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萦花乱相续。

形式: 古风

效古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饮乾咸池水,折尽扶桑枝。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君吏桃州尚奇迹,桃州采得桃花石。

烂疑朝日照已舒,含似春风吹未坼。

圭璋特达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伦。

应羡花开不凋悴,应嘉玉片无缁磷。

立性坚刚平若砥,君子偏将交道比。

何人亦秉坚刚姿,吾见君心得如此。

君心所好我独知,别多见少长相思。

从来赏玩安左右,万里提携君莫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