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
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深秋季节的孤独与忧虑情怀。起始两句“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表明诗人经常徜徉于高耸的书房之中,对着茫茫田野陷入沉思,而当他坐在窗前,心中的忧虑更加深重。"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十月时节山峦更显得寒冷,而那座孤独的城堡在朦胧的月色和静默的水面中,更添一份哀愁。
接下来的“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几句,诗人通过对草木与动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忧思。"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焦虑和不安,他整日里忧心忡忡,却不敢谈及归去之事,或许是因为归期遥远,或许是因为内心的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
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
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
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
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白日移歌袖,清霄近笛床。
翠眉萦度曲,云鬓俨分行。
立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
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