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处士游吴越

羡君东去见残梅,唯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逐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羡慕你向东离去见到残败的梅花,只有公子你独自还未归来。
夕阳照亮了吴苑的古老城墙,越宫的春草茂盛地生长在高台上。
野外的水面泛起波纹,大雁刚刚落下,驿楼外风起潮涌即将来临。
试着跟随渔舟追逐那如雪的浪花,有多少江燕在荇花盛开的江面飞翔。

注释

君:指代某位公子。
残梅:凋零的梅花,象征冬去春来的时节。
王孙:古代对贵族公子的称呼,这里指特定人物。
回:返回。
吴苑:古代吴国的园林或遗址。
古堞:古老的城墙。
越宫:古代越国的宫殿。
春草:春天的草木。
野水:野外的水面。
雁初下:大雁刚从空中降落。
驿楼: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驿站。
潮欲来:潮水即将涨潮。
渔舟:打鱼的小船。
雪浪:比喻白色的浪花。
江燕:生活在江边的燕子。
荇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开时呈绿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东去的羡慕和不舍。"羡君东去见残梅",开篇便以羡慕之情揭示主题,通过残梅隐喻季节更替与独自踏上归途的情境。接下来"唯有王孙独未回",暗示诗人对那位迟迟不归的王孙的关切和期待。

中间两句"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通过对比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渲染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则转而描写了动人的自然景象,传递了一种行将到来的季节变化和时间流逝。

末尾两句"试逐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诗人以探幽寻奇的姿态,试图在波光粼粼中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行踪的关注和思念。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以春日游子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远去友人的羡慕和不舍,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送并州郭书记

宾筵得佳客,侯印有光辉。

候骑不传箭,回文空上机。

塞城收马去,烽火射雕归。

惟有严家濑,回环径草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生归旧居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

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

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

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客偶作

石路荒凉接野蒿,西风吹马利如刀。

小桥连驿杨柳晚,废寺入门禾黍高。

鸡犬夕阳喧县市,凫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梦不归去,官树陌尘何太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