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伐玉磬歌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

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

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

缅怀戛击良匪遥,少师汝曹疑可招。

老儒讵复知肉味,惝恍便欲闻箫韶。

正声初淫器益讹,九州渐渐婴兵戈。

鬼神愤惋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诋诃。

田侯悯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绝代无。

是事宁殊衲衣底,启齿须逢袒臂胡。

即今陛下圣且仁,律吕从来恶夺伦。

克谐八音有夔在,独惊尧颡如高辛。

人间讵睹荆山璞,珷玞难言合雕琢。

凭君持入古银台,似说太常修雅乐。

形式: 古风

翻译

田侯的玉磬真奇特,吴子见到它立刻欣喜无比。
宣王的石鼓气息突然消散,抚摸篆刻不禁感慨万分。
乐器演奏的起止不再重要,只有柷敔能见证舞蹈的干羽。
常常在祭祀中清洗献祭,接近天球和簋簠这样的礼器。
怀念那昔日的击磬之声并不遥远,少师们你们或许能被召回。
老儒们已不知肉味,仿佛听到箫韶般的音乐就在耳边。
正声起初被歪曲,各地逐渐陷入战乱。
鬼神愤慨却无法隐藏,只担心世间遭受非议。
田侯怜悯我形单影只,他的慧眼认为无人能及。
即使是布衣之事,也应如同禅衣下的高贵,开口需遇坦诚之人。
如今陛下圣明仁慈,音乐之道从不混淆等级。
只要夔在,就能和谐八音,尧帝也会惊讶如高辛般明智。
人间难得见荆山的璞玉,珷玞难以言表真正的雕琢。
请将此物带入古老的银台,讲述太常如何修治雅乐。

注释

瑰奇:奇特、罕见。
俄朵颐:立刻露出喜悦的表情。
丧:消失、衰落。
柷敔:古代祭祀时的乐器。
干羽:古代舞蹈中的道具,象征吉祥。
罍洗:祭祀用的器皿。
戛击:敲击乐器。
少师:古代教育官员。
律吕:音乐的律度。
夔:古代传说中的音乐神。
荆山璞:未雕琢的美玉。
珷玞:似玉的石头。
银台:古代官署名,与音乐相关。
太常:古代掌管音乐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田不伐玉磬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

诗的开头“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描绘了古代贤君田氏珍视玉磬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盛世的向往。接着,“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遭受损毁的哀伤。

在“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中,作者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美德的追求和珍视。随后,“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则是诗人在赞颂历史上帝王如何敬奉宗庙、维护国家安宁的情景。

“缅怀戛击良匪遥,少师汝曹疑可招”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文化的深切缅怀和对未来文化传承的不确定感。接着,“老儒讵复知肉味,惝恍便欲闻箫韶”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古代学者生活态度的理解与向往。

在“正声初淫器益讹,九州渐渐婴兵戈”中,作者通过对音乐和礼仪的描写,抒发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紧接着,“鬼神愤惋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诋诃”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混乱、宗教信仰受损的担忧。

“田侯悯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绝代无”则是作者通过田侯对玉磬的珍视,表达自己作为后人的孤独感和对历史文化传承中断的哀叹。最后,“是事宁殊衲衣底,启齿须逢袒臂胡”是诗人希望能够在混乱之中找到一线光明,以维护和发扬民族文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田不伐遗披云图

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

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

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

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窍。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由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鸟声已迎一百五,野径微行谁复嗔。

放饭要穿花底屐,捐书聊著头上巾。

老夫踽踽只白眼,烂蕊细细徒青春。

凭仗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白发

白发不奈短,青春何太奇。

酒尊花雨后,茶鼎柳绵时。

瘦苋枯肠惯,清香老鼻知。

胡床元自稳,羽扇未应迟。

情话要可纪,吾人真自痴。

且挥孙氏麈,更费阿弓麋。

稍觉燕迎社,莫嗔莺哺儿。

老夫行去国,船掠涨淮湄。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石恪画醉僧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