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

肠断龙堆马邑前,胡笳一曲最凄然。

云横玉垒千盘岭,雪压雕鞍六月天。

寄远窦家新织锦,投荒苏武久餐毡。

逐臣放士知何限,青鬓来时白发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徐大镛的《塞上曲(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苍凉而深情的画面。首句“肠断龙堆马邑前”,以“肠断”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边关苦寒之地的深深哀愁,龙堆马邑象征着遥远而险恶的边疆。接着,“胡笳一曲最凄然”通过胡笳的悲凉之声,渲染了战地的寂寥与思乡之情。

“云横玉垒千盘岭,雪压雕鞍六月天”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边塞的恶劣气候和艰难环境,即使在六月,也能感受到冰雪的严寒,暗示出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玉垒”和“千盘岭”形象地展现了山势险峻,“雪压雕鞍”则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

“寄远窦家新织锦,投荒苏武久餐毡”借用了窦家女子为远方戍卒织锦和苏武牧羊吃毡的典故,寄寓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戍边士卒的同情。最后,“逐臣放士知何限,青鬓来时白发还”感慨时光荏苒,戍边者青春易逝,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揭示了战争对人生摧残的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关怀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9)

徐大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上曲(其二)

汉碛秦城望欲迷,百年兴废草萋萋。

风吹木落驼衔尾,沙拥桑乾马裂蹄。

此日雄图归冀北,谁家清梦破辽西。

清时绝壤皆耕种,无地喧阗著鼓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挽张船山太守(其一)

天遣蓬莱作谪居,陶山转世定非虚。

英年射策科名早,中岁辞官宦兴疏。

足迹几穷天下路,眼光不泥古人书。

诗坛酒垒坚无敌,一气如云自卷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张船山太守(其二)

芸馆兰台阅廿春,常留乡梦在峨岷。

官居清秘才原称,诗到空灵性最真。

出领三山仍旧籍,归辞五马亦前因。

神仙不惯风尘住,东海难回勇退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张船山太守(其三)

出山泉似在山清,入世入多避世情。

穷到昌黎文送鬼,痛深工部笔谈兵。

万千著作传须福,五十年华梦太轻。

料得西方千佛引,止余魂途锦官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