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桂问荅二首(其二)

春桂荅: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绩在隋末唐初时期创作的,名为《春桂问荅二首(其二)》。诗中通过桂花的独特香气和早逝的特性,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

“春华讵能久”一句,以问代答,表达了对春天美丽景象不能持久的无奈。春华,即春天的花朵,代表着美好的东西,但它们往往短暂易逝。

“风霜摇落时”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情境。风霜,指的是秋风和霜冻,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季节更迭和花朵凋零的开始。

“独秀君知不”则是诗人通过桂花的香气表达自己的心声。桂花即使在被风霜摧残之后,依然保持其独特的清香,因此“独秀”形容它超凡脱俗,不与其他花朵同流合污。而“君知不”,则是在询问或感叹,是否有人能理解这份独特和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华易逝与桂花独秀之间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以及对那些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自我的品质的赞赏。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

伊昔逢丧乱,历数闰当馀。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尔皆亡,东西各异居。

尔为背风鸟,我为涸辙鱼。

逮承云雷后,欣逢天地初。

东川聊下钓,南亩试挥锄。

资税幸不及,伏腊常有储。

散诞时须酒,萧条懒向书。

朽木不可雕,短翮将焉摅。

故人有深契,过我蓬蒿庐。

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相看非旧颜,忽若形骸疏。

追道宿昔事,切切心相于。

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

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

同志亦不多,西庄有姚徐。

尝爱陶渊明,酌醴焚枯鱼。

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

追念甫如昨,奄忽成空虚。

人生讵能几,岁岁常不舒。

赖有北山僧,教我以真如。

使我视听遣,自觉尘累祛。

何事须筌蹄,今已得兔鱼。

旧游傥多暇,同此释纷拿。

形式: 古风

赠李徵君大寿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

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

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

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

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

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

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

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

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学仙者

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

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形式: 排律

赠梁公

我欲图世乐,斯乐难可常。

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

圣莫若周公,忠岂踰霍光。

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

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

履霜成坚冰,知足胜不祥。

我今穷家子,自言此见长。

功成皆能退,在昔谁灭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