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

欲识当年杜伯升,飘然云水一孤僧。

若教俯首随缰锁,料得如今似我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想要了解过去的杜伯升,
他像孤云流水般独自修行。

注释

杜伯升:历史人物,可能指杜甫或杜牧等,这里泛指有类似经历的人。
飘然:形容自由自在的样子。
云水:比喻僧人的生活,如云流水,无拘无束。
孤僧:孤独的僧人。
俯首:低头,表示屈服或顺从。
缰锁:比喻束缚或限制。
料得:料想,推测。
如今:现在。
似我能:像我现在这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名僧杜伯升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而深邃,以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探讨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

首句“欲识当年杜伯升”表明诗人想要了解杜伯升昔日的风采,意在强调其传奇色彩。紧接着,“飘然云水一孤僧”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杜伯升超凡脱俗、云游四海的生活状态,给人以飘渺不羁之感。

末两句“若教俯首随缰锁,料得如今似我能”则是苏轼对自己的一种反省和自嘲。这里的“俯首随缰锁”指的是世俗的束缚和拘泥,而“料得如今似我能”则表明苏轼认为即便有机会,也难以像杜伯升那样超脱尘世。这既是对自己境遇的一种无奈感叹,也折射出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精神追求与现实牵绊之间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伯升的怀念,展现了苏轼内心世界中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一种无奈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

君年甲子未相逢,难向人前说老翁。

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铄走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

恶酒如恶人,相攻剧刀箭。

颓然一榻上,胜之以不战。

诗翁气雄拔,禅老语清软。

我醉都不知,但觉红绿眩。

醒时江月堕,摵摵风响变。

惟有一龛灯,二豪俱不见。

形式: 古风

送柳子玉赴灵仙

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何时梦入真君殿,也学传呼观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一)退圃

百丈休牵上濑船,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