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晴霜树胜春红,回首临平杳霭中。
正是诗人栖稳处,青山明月满归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展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开篇“雪晴霜树胜春红”一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冬日积雪后的清新感,相较于春天的繁花,这种静谧更胜过勃发的生机。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审视和选择。
“回首临平杳霭中”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自在之情。这里的“临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是诗人所处位置的描述,而“杳霭”,则增添了一种淡远与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的“正是诗人栖稳处”直接点出了这首诗的情感核心——这是诗人的理想居所,是他心灵的栖息之地。这里的“栖稳”,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安逸,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青山明月满归篷”一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这里的“青山明月”,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意境,而“满归篷”,则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充实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与满足的愿望。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古今一理是纲常,范笔韩文妙发扬。
公卧首阳原不死,春风岁岁蕨薇香。
小楷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
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