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其一)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

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

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清晨束好衣带去上朝,环佩叮当映照窗棂时光。
能向明智的君主进谏,相互鼓励识别贤能之士。
留下的衣挂空空如也,回文诗篇覆满灰尘无人赏。
金蚕在描绘柳树之态,何处还能感知春天的消息呢?

注释

束带:系上腰带,古代指准备上朝或出门前的行为。
鸣环:指佩戴的玉环碰撞发出声音。
牖辰:牖是窗户,辰在这里指早晨。
谏明主:向明智或贤明的君主提出谏言。
相劝:互相鼓励。
识贤人:识别并推崇贤能的人。
遗挂:遗留下来的衣挂,象征人的离去。
回文:可以正读也可反读的诗,这里指无人欣赏的诗作。
覆尘:覆盖着灰尘,形容被遗忘的状态。
金蚕:用黄金制作的蚕,常用于装饰或工艺品。
画柳:描绘柳树的形象,可能是指绘画或绣制。
何处更知春:哪里还能找到感知春天来临的迹象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怀。首句“束带将朝日”表明一天即将破晓,晨曦初照之际,主人公开始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紧接着,“鸣环映牖辰”则描绘了窗棂上的鸟儿开始鸣叫,阳光透过窗棂洒落,显现出黎明的到来。

“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两句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和贤才的向往与赞美之情。诗人希望有能力去劝导一位明智的君王,也渴望在身边有人能够识别和推崇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两句则转而描写了时间流逝后的孤寂与荒凉。曾经挂在墙上的装饰或是书信,现在已经不再新鲜,随着每一天的到来,都被厚厚的尘埃所掩盖。

最后,“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则是对春天美景的一种追问和感慨。在这句中,“金蚕”可能指的是在柳树上爬行的金色小虫,这些小生命似乎也在寻找着春天的踪迹。而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其二)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始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无着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

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

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