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高李令怀道

李侯湖海士,瓜葛附婚友。

平生各转蓬,未曾接樽酒。

寄声维劳勤,江路常永久。

节物居然秋,蜕虫悲高柳。

传闻辟学馆,鼓士荐豚韭。

能使珥笔黔,稍知忠信有。

骄虎缩爪距,诗礼开户牖。

事胜感邦人,伐山谋不朽。

武功笔如椽,文字烂琼玖。

谓予有书癖,摹篆写科斗。

不珍金石刻,要我一挥肘。

安知乃儿戏,敢传万世后。

摩拂幼妇篇,惭非换鹅手。

公其勤劳来,嘉政民父母。

不用琢苍崖,丰碑在人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上高李令怀道》,表达了对友人李侯的敬佩和对其为官生涯的赞扬。诗中首先描述了李侯作为湖海之士,与诗人关系亲近但因各自漂泊,难得相聚饮酒。接着,诗人寄语李侯,希望他在江路漫长中保持勤奋,感叹时序已入秋,寓言人生如蜕虫般易逝,而李侯却能辟学馆,鼓舞士气,以教化为重。

诗人称赞李侯有识人之明,能选拔人才,期待他能凭借才学使地方文化繁荣,忠信可贵。这里运用了“骄虎”和“诗礼”等比喻,赞美他的威严与文雅。诗人感慨李侯的政绩如同大笔挥洒,文字如美玉般珍贵,暗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书法造诣。

诗人自谦自己并非书法大家,但仍被请求书写,这看似玩笑,实则体现了对李侯的尊重。他提醒对方,即使这些只是儿戏之作,也能流传后世。最后,诗人祝愿李侯的政绩如同父母爱护百姓,无需刻意镌刻于石,口碑足以流传。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朱乐仲

故人昔在国北门,邻舍杖藜对樽酒。

十五年馀乃一逢,黄尘急流语马首。

懒书愧见南飞鸿,君居三十六峰东。

我心想见古人面,晓雨垂虹到望崧。

形式: 古风

寄馀干徐隐甫

江行长邅回,风水忧索米。

相逢解人颐,高士徐孺子。

鸬鹚葭苇间,煮茗当酌醴。

夜船饷蒸鹅,白发厌甘旨。

东江始分风,苔网馈百纸。

遣兵夜赋诗,月冷石齿齿。

别来星环天,再见艳桃李。

寄声良劳勤,报我阙双鲤。

但闻佳邑政,杻械生菌耳。

颇闻延诸儒,破讼作诗礼。

顾予白下邑,庭聚雨前蚁。

珥笔诵汉章,锥刀争未已。

初无得民具,名实正尔尔。

愿闻庖丁方,江湖天到水。

遥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

书来傥垂教,改事从此始。

形式: 古风

寄别陈氏妹

西风吹天云,顷刻异秦越。

叔子从天东,忽与同姓别。

饯行在半涂,一食三四噎。

遥遥马嘶断,芳草迷车辙。

引襟满眼泪,回首寸心折。

母氏孝且慈,爱养数毛发。

诸儿恩至均,如指孰可龁。

汝今始归人,绵绵比瓜瓞。

中畦不灌溉,芳意还销歇。

黄鸟止桑楚,南山采薇蕨。

择归既甚明,寡取乃为悦。

我开贤女传,须己为汝说。

在宋有伯姬,洁身若冰雪。

下堂失傅母,上堂就焚爇。

吾尝嘉惠康,有妇皆明哲。

戮力事耦耕,甘贫至同穴。

彼于视三公,其犹吹一吷。

雍容二南閒,此妇真豪杰。

男儿何有哉,今壮而善耋。

逢时秉钧轴,邂逅把旄钺。

富贵多祸忧,朋党相媒糵。

等之彀中游,巧者未如拙。

勿以贫贱故,事人不尽节。

母仪尊圣善,妇道尚曲折。

葛生晚萋萋,絺绤代裘褐。

女工既有馀,枕簟清烦暍。

谁言淮蔡远,曾不以日月。

跂予升高丘,伫望飞鸟灭。

善怀诗所歌,行矣勿惜别。

皇皇太史笔,期汝书英烈。

形式: 古风

寄别说道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篪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