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西湖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江边的梅花叶子开始凋零,水面上的两只鸟儿也显得孤单寂寞。
笛声中花朵易逝,试图模仿羽毛的纺织机却难以飘动。
早来的雪欺负春天,过早地摧残了花朵,秋天的猛禽振翅,掠过翠绿的尾羽。
满身繁花艳丽的羽毛无处可寻,只剩下哀愁,在小溪桥头感叹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梅花凋落、双鸟飞去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易逝而生的愁怅之情。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如“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等,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诗人还通过“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的比喻,强调了技艺和艺术创作的不易与短暂。这里的“吹管”指的是音乐,“织文机”则是编织或书写,这些都是需要技能和耐心去完成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其成果也是容易消逝的。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如“雪欺春早摧芳萼”,春天到来时雪花轻易地摧毁了花朵;以及“隼励秋深拂翠翘”,秋风吹过,树叶纷飞。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更深化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

最后,“繁艳彩毛无处所”表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即使是最华丽的事物也找不到安放之地;“尽成愁叹别溪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深感慨,在别离的溪桥上,诗人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存境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与凋敝、创作与消逝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重到惠山

碧峰依旧松筠老,重得经过已白头。

俱是海天黄叶信,两逢霜节菊花秋。

望中白鹤怜归翼,行处青苔恨昔游。

还向窗间名姓下,数行添记别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皋桥

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

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

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真娘墓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

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回首是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宿瓜州

烟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岁阴轻薄是凉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