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邦求(其二)

回首宣城一梦间,黄公垆畔记前欢。

故交十载穷空谷,得路三人到广寒。

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

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和孙邦求(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际遇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回首宣城一梦间”,以梦境比喻往昔的相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黄公垆畔记前欢”引用了汉代名士黄公的故事,黄公在垆边卖酒,广受文人墨客欢迎,此处借以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故交十载穷空谷”一句,通过“空谷”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长时间的离别与孤独,强调了友情的珍贵。而“得路三人到广寒”则以广寒宫象征理想与成功,暗示了在艰难岁月中,仅有少数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两句,分别引用了唐代诗人韩愈对孟郊(东野)的推崇,以及春秋时期音乐家钟仪被囚南冠(南方的囚犯)的故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友人虽有才华却未得施展的无奈。

最后,“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以西汉丞相萧何(平津侯)晚年获得高官厚禄,但志趣已衰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晚景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价值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孙邦求(其三)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

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

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

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孙邦求(其四)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

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

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孙邦求(其五)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

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

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和邦求一首

曾缀枫宸供奉班,异乡飘泊若为欢。

翟公罗雀交情见,郑老无毡客坐寒。

稍喜羽书清紫塞,欲从鞍马愧儒冠。

箧中未有归田赋,敢谓临波意便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