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行

喧者勿喧,歌者勿歌。呜呼我哀,我哀奈何?

父知儿寒,母知儿饥。我无父母,饥寒谁知?

亲在忆亲,亲没恋坟。魂断难复,草荒更新。

夜坐秉烛,兄右弟左。同为孤儿,哀哉生我!

抱女置膝,忍涕中悲。儿亦无母,我怀痛之。

烛短夜寒,予心之酸。男儿低头,顾影自怜。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哀歌行》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孤儿寡母的悲惨境遇与内心深处的哀伤。开篇“喧者勿喧,歌者勿歌”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无奈与对情感表达的克制,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接下来,“呜呼我哀,我哀奈何?”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引人共鸣。

“父知儿寒,母知儿饥。我无父母,饥寒谁知?”通过对比有父母与无父母者的不同遭遇,突出了孤儿的孤独与凄凉。紧接着,“亲在忆亲,亲没恋坟。魂断难复,草荒更新。”描述了亲人离世后,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夜坐秉烛,兄右弟左。同为孤儿,哀哉生我!”描绘了一幅夜晚兄弟相依取暖的画面,强调了孤儿们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最后,“抱女置膝,忍涕中悲。儿亦无母,我怀痛之。”将情感聚焦于孤儿的母亲,她怀抱孩子,心中满是辛酸与悲痛,孩子同样失去了母亲的关爱。

“烛短夜寒,予心之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孤儿母亲内心的酸楚与无助。“男儿低头,顾影自怜。”则以男性孤儿的视角,反思自己的处境,流露出深深的自我同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孤儿寡母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内心的深切哀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收录诗词(22)

梦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涧赴山将往云罩憩天香禅刹

天鸡叫海日,晴翠浓诸峰。

丹崖媚朝雾,了了青芙蓉。

寻溪背初旭,入谷闻惊风。

半岭生飞烟,忽没岩边松。

仰睇辨莲宇,稍见僧楼红。

流云布群壑,清梵生虚空。

石径去不极,前路谁能穷。

钩索得悬解,妙寄饶归宗。

跏趺憩莲社,叹息怀支公。

形式: 古风

由天香行药西盘初入山口

岩秀澄孤怀,趣途意先往。

理策遵回蹊,空林得樵响。

幽棕眷岑寂,矧兹秋日爽。

霜径稍曲盘,虚翠忽晃朗。

渐历纡峦深,未识回途广。

孤晖随趣浓,悬磴披烟上。

杳蔼接诸天,振衣发遐想。

王裴不可作,丘壑谁心赏?

何时饭名僧,松檐税尘鞅。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朝往香山

梦觉钟鱼清,褰裳月在栋。

盥濯辞精庐,山僧出林送。

苔衣润芒屩,昨宵知露重。

乱泉听乍失,溪涧涩馀冻。

石骨生清凉,逼人寒欲中。

日出照幽谷,山鸟发新哢。

微风荡空翠,流云散岩洞。

永怀煨芋者,隔岫闻清诵,

形式: 古风

夜过青浦

理棹投暮烟,馀晖黯遥巘。

轻舸寻归流,空波肆怡衍。

野风送香气,浩露滴微泫。

重叠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远火辨孤城,隔岸闻乱犬。

稍别林墟移,渐觌雉堞转。

华月淡始照,流云蔚初展。

一与清景俱,乍喜尘悰遣。

惆怅怀前踪,馀风动深缅。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