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杰,并叙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

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滟黄花酒。

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

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杨杰》。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远寄托。

首句“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以宏大的景观开篇,展现了诗人雄浑的笔法。天门指的是山谷之口,宾客在这里登临,见证着太阳从夜色中升起,照耀着万里的红光和半边的赤霞。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诗人转而描写归来的景象,将视线降至平原,观赏到跳跃的球状物体(可能是指游戏中的球或其他事物),并用“一点黄金铸秋橘”来形容那秋天果实的金色与温润。

紧接着,“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滟黄花酒”诗人再次将视线拉到远方的山脉,用“太华峰头作重九”表达了层峦叠嶂的壮观,并且设想在这样的高处酿制出带有天风清醇之气的黄花酒。

“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此句则充满了动感和豪放,诗人似乎沉浸于一场盛大的宴席之中,歌声浩荡而下,仿佛能够用力气扭转山脉,腰带上的鞓响彻云霄,而醉酒后的舞蹈更是随手划破崖壁。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诗人的精神在八方世界中自由漫游,万千纷扰皆归于空寂。同时,从高处俯瞰,那些看似强大的存在如蚊子般微小,隐藏在污浊的水流之中。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诗人借用佛家的“大千世界”观念,以及“一息八十返”的时间概念,表达了对宇宙及生命无常的领悟,并以此自嘲。最后,诗人幻想自己像仙人一样笑对着东海,跨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则是对友人的期许和寄托,希望他能如三韩之地的王子一般,勇往直前寻找真理。诗人还用了“凿齿弥天”的形象来强调这种追求的坚定与决绝。

最后,“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则是在急流险滩之中给予友人的嘱托,让他在乘船行走时要谨慎小心,就像观赏壮丽景色一样。

苏轼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与真理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无复号云声,空馀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末得细剖。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次韵送徐大正

别时酒盏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徐积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