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

馨香惟后德,明命光天保。

肃祀崇圣灵,陈信表黄道。

玉戚初蹈厉,金匏既静好。

介福何穰穰,精诚格穹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散发出持久的芬芳,光明的天命照亮了对上天的尊崇与保护。
庄重地举行祭祀以尊崇神圣的精神,陈列诚信以彰显对黄道(天道)的遵循。
手持玉制的戚舞起刚劲的步伐,金质的匏器已安静祥和地置于祭台。
如此丰厚的福祉源于何处?正是那份对上苍至诚不渝的敬意,直达高远无极的苍穹。

注释

馨香:指香气浓郁且持久。
惟:只有。
后德:高尚的品德。
明命:光明、明确的天命。
光天保:照亮对上天的尊崇与保护。
肃祀:庄重地举行祭祀。
崇圣灵:尊崇神圣的精神。
陈信:陈列、展示诚信。
表黄道:彰显对黄道(天道)的遵循。
玉戚:玉制的戚,戚为古代一种兵器,此处用于祭祀仪式。
蹈厉:形容步伐刚劲有力。
金匏:金质的匏器,匏为古代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指用于祭祀的金质容器或乐器部件。
介福:丰厚的福祉。
穰穰:形容众多、丰富。
精诚:至诚的心意。
格:到达,感通。
穹昊:高远无极的天空,代指上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从这短短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帝德行的颂扬和对国家安康的祝愿。

"馨香惟后德,明命光天保。"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崇高品德的赞美,以及希望皇帝的圣明命令能照耀天下,保佑国家安全。

"肃祀崇圣灵,陈信表黄道。" 这两句则是对皇帝祭祀先祖和神灵的庄重态度进行颂扬,并通过表现皇帝的诚信来彰显其遵循天道的治国理念。

"玉戚初蹈厉,金匏既静好。" 这两句描绘了武舞的盛况,其中“玉戚”和“金匏”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一场宏伟壮观的凯旋庆典。

最后,“介福何穰穰,精诚格穹昊。” 表现了诗人对这场庆典所带来福祉无限和深远影响的憧憬,以及通过这种仪式来表达朝廷内外的和谐与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国家盛世的一种颂歌,充满了对皇帝德行的推崇和对帝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叙怀二首(其一)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叙怀二首(其二)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将发还乡示诸弟

岁阳亦颓止,林意日萧摵。

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

至爱孰能舍,名义来相迫。

负德良不赀,输诚靡所惜。

一木逢厦构,纤尘愿山益。

无力主君恩,宁利客卿璧。

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秋怀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拿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