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史鲁公(其二)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出决定,常常在日常小事中体现。
过去的交往如今零落,曾经的经历充满艰辛。
追忆美德的悼词悲痛万分,对知己的感激之情让老人泪流不止。
哲人已经离世,但他的灵魂和梦想仍环绕着鄞山。

注释

自出:自己独立。
权衡:决策。
履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旧游:过去的交往。
历落:零落,凋零。
危艰:艰难困苦。
纪德:追忆美德。
哀辞:悼词。
痛:悲痛。
老泪:老人的眼泪。
哲人:有智慧的人。
已矣:去世。
魂梦:灵魂和梦想。
鄞山:地名,可能指诗人怀念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史鲁公(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用于悼念逝者的诗歌。在古代中国文学中,挽歌往往蕴含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生命价值的赞美。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尊崇之情,以及自己在哀悼中的低微与谦逊。权衡指的是天平,履屐则是古代官员的脚步声,这里暗喻着对逝者高贵地位的敬仰以及自己不敢与其相提并论。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这两句回顾了诗人与逝者的往昔交游,以及他们共同经历过的困难时刻。旧游指的是过去的游历和友情,现在却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往事则是对那些艰险岁月的追忆。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德行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哀悼。纪德指的是记住和颂扬逝者的美德;哀辞则是悲伤的语言,而酬知老泪潸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哀悼中的泪水纵横。

"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逝者智慧和精神的缅怀,以及他们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哲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即逝去的史鲁公;而魂梦绕鄞山则是说诗人在梦中仍然思念逝者的形象,仿佛逝者灵魂仍在鄞山之上徘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往昔交游的回忆、对其德行的颂扬以及个人哀悼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尊崇。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挽观使郑尚书(其二)

秉钺岷峨去,分弓淮海游。

安危勤阃略,得失假家谋。

不易猗兰操,何伤薏苡羞。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观使郑尚书(其一)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观使郑尚书(其三)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何司令(其二)

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