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翻译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
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誉,哪一件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但是,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最悲伤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悲伤的,最欢乐也没有比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欢乐的。这是古今以来儿女的常情。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注释

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
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短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楚狂声: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
缨:丝带子。
毫发常重泰山轻:这是说人世间的各种事都被颠倒了。
悲莫悲生离别三句: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
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二》,并非您提供的第一首诗。不过,我们可以鉴赏这首诗的内容。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被召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朝廷使命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表明了词人即将离开朋友,前往任职的背景。他以酒问友,何者更重要,是身后流传的名声还是眼前的人间世事。他认为人生应看淡富贵,与白鸥为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词中流露出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舟次扬州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