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

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

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并非题目中所给的另一首诗。辛弃疾以豪放派著称,此诗风格同样显示出他的豪迈与洒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和对人生别离的感慨,以及对权势与人生的反思。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诗人饮酒无需他人劝说,反而担心酒杯空了,流露出其豪饮之态和对时光易逝的忧虑。"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淡然态度,认为别离并无太多遗憾,只是匆匆而过,显得豁达。

"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借贵客和陵墓暗示世事无常,英雄难寻,暗含对权贵的讽刺。"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以轻松的笔触描绘出门离去的场景,即使面对风雨飘摇,也保持乐观。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孙刘等人的不屑,以及对自己一生的自省,除了醉吟风月,似乎别无所求,但又深知一切皆由帝王之力决定,最后希望能在鉴湖东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水调歌头(其七)舟次扬州和人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

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