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还

山人为客吴门久,白发蒙茸将被首。

兴到青山不问家,笑来花肆常沽酒。

行路萧然满箧诗,风流文采雅堪师。

自言身是陶弘景,说与世人谁得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长期客居吴门的形象,通过其外貌、行为和自我认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生活态度。

首句“山人为客吴门久”,点出人物身份与居住地,暗示其与世无争、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接着,“白发蒙茸将被首”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了山人的老态,但“将被首”三字却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自在,而非衰败之感。这与后文的“兴到青山不问家”相呼应,表现了山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笑来花肆常沽酒”一句,通过“笑”字展现了山人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市井之中,也能寻得乐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生活哲学,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简单满足上,更在于精神层面的自由与愉悦。

“行路萧然满箧诗”则进一步揭示了山人的另一面——文学创作。他虽行走在世间,但内心世界丰富,满载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对自然的深刻洞察。

最后,“风流文采雅堪师”是对山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可。山人不仅在艺术上有造诣,更在精神上引领他人,成为值得学习的榜样。“自言身是陶弘景,说与世人谁得知”则以陶弘景自比,表明山人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如同古代隐士陶弘景一般,虽身处尘世,心却向往清静与自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人独特的生活哲学与艺术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64)

施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对酒作

昨日不悔今日迟,有酒且倒山中卮。

岩下采芳可卒岁,身外求名复几时。

世情悠悠持陇蜀,终局何曾喻难覆。

寸长尺短策无如,知雄守雌道常谷。

不须康庄泣路穷,不须凡鸟求梧桐。

若令贫贱能知足,相逢但唤是愚公。

形式: 古风

送华明伯游京师

闭门读书费探讨,少长未识幽燕道。

一朝慷慨轻去乡,万里云山秖谈笑。

知君不为干明主,俯仰何堪滞闾里。

金门试寻大隐处,柱下倘逢周内史。

京城纷纷多贵人,紫貂朱孔玉麒麟。

弹棋六博白日暮,缓辔閒游御苑春。

我昔去京谓旋复,一卧草堂困未足。

文章不合为时用,蹭蹬谁能望推毂。

君今名齐陆士龙,洛下相看争敛容。

有才勿作常何疏,早晚名扬将自逢。

形式: 古风

修真老人

山中老人鹿豕居,不学训诂身通儒。

窖里茱萸酒常满,门外筼筜竹万馀。

盘桓素履幽人吉,清净每寻开士说。

也知大道尔辈能,叩君一授长生诀。

形式: 古风

秋涉

苍山崔巍照秋渚,红树离离夕阳渡。

行人涉水更看山,马足淩兢来复去。

云际人家望欲迷,松关萝径隔烟扉。

山僧卧稳西岩寺,时有钟声落翠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