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
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
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乡的喜悦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明诗人自己主动选择回 彭泽,反驳了别人的说法,彰显出一种坚定和自信的情感态度。
接下来的"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山势如同石壁般陡峭而断裂,江水曲折流向弋阳。这两句不仅写出了 彭泽的地理特征,更通过山和江的力量感,烘托出一种坚强与磅礴之美。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一段,诗人捕捉到了夕阳下的柔和景象。暮色跟随着枫树的轮廓流转,而阴云则是那荻花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沉静而又不失柔美。这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则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表达。"诸侯旧调鼎"可能指的是古代诸侯国留下的文物或遗迹,而"应重宰臣家"则意味着这些珍贵的记忆和文化遗产应当被尊重并保管在宰相这样的官员家中。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也表明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色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展现了一种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
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
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
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
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
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蜀门云树合,高栈有猿愁。
驱传加新命,之官向旧游。
晨装逢酒雨,夜梦见刀州。
远别长相忆,当年莫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