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别梁六入朝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岸杼含苍救,河蒲秀紫台。

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

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

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远离京城来到长沙的沙洲,欣喜遇见像贾谊那样的人才。
壮丽江山令人应接不暇,风和日丽又重新展现。
江边的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湘江水从山间流来。
清晨,洲上的白鹭聚集,夜晚,古老的戍楼传来猿猴的哀鸣。
岸边的织机映衬着苍翠的色彩,河边的菖蒲开出紫色花朵。
在这里度过一个月,独自欣赏美景,心中满是对故友的思念。
自从离开京都洛阳,感叹你逆流而上到这里。
容貌因离别而衰老,朋友间的交往也随着岁月衰退。
梦中见到长安的大道,朝拜的盛况确实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岳州与友人梁六入朝告别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离去的不舍。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开篇即点明地点在长沙渚,通过“远莅”二字,展现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接着,“欣逢贾谊才”表达了诗人对梁六入朝的赞赏和喜悦,预示着即将发生的离别。

“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诗人可能是在告别前夕,目睹到的景象,让人感到心中的忧愁似乎也随之舒展。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这里继续着自然景物的描写,但通过“断”字和“上来”,给人一种分离和流动的感觉,这也是对即将发生的人事变迁的一种隐喻。

“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鹭鸟是水边常见的鸟类,它们的聚集可能象征着朋友间的情谊。而“古戍”和“夜猿哀”,则给人一种历史沧桑、孤寂凄清之感。

“岸杼含苍救,河蒲秀紫台。”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心中的情感世界。这里可能暗示着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犹如大自然中生长的植物和水生生物一样坚韧不拔。

“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欣赏和对朋友的思念。通过“偏”字,以及对“故人杯”的提及,传递出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愫。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 诗至此处,转而叙述诗人的离别之情。从“自我违京洛”可知,诗人将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这里的“违”字表达了一种不舍和依恋。

“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 “容华”可能是指梁六入朝,而“因别老”则透露了朋友之间情谊随着时间而增长。通过“交旧与年颓”,诗人强调了友情的长久和深厚。

“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 诗末两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这里的“梦见”可能是诗人内心对于友人的挂念,而“朝宗实盛哉”,则是对梁六入朝未来的殷切期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岳州宴姚绍之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

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

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

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

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

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一)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形式: 排律

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二)

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

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

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

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

夷歌翻下泪,芦酒未消愁。

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

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雠。

释系应分爵,蠲徒几复侯。

廉颇诚未老,孙叔宜无谋。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将赴朔方军应制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