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琼台

翠岳竦神秀,玉衡直三台。

上有长生君,含光赤城台。

阳崖烨金芝,阴壑生碧苔。

独立云在下,一啸仙俱来。

丹郎醉不醒,玉女声如孩。

帝乡风自寒,洞口花长开。

所嗟尘埃中,那有神仙才。

秦皇漫东海,汉武空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青翠的山岳显出神奇秀丽,玉衡星直指天宫三台。
高高的山上住着长生不老的仙人,他们在含光赤城台上默默照耀。
阳光照耀的崖壁生长金色灵芝,幽深山谷里则生出碧绿的苔藓。
我独自站立,云彩在我脚下,一声长啸引来众仙共聚。
丹郎沉醉不愿醒来,玉女的声音娇嫩如孩童。
仙界之地自有一股清冷之风,洞口的花朵永远盛开。
可惜尘世中,哪里还能寻觅到真正的仙才。
秦始皇徒然寻找东海仙岛,汉武帝也空守蓬莱仙境无果。

注释

翠岳:青翠的山岳。
神秀:神奇秀丽。
玉衡:古代星宿名,象征公正。
三台:古代天文中的三台星,象征天宫。
长生君:长生不老的仙人。
含光:默默照耀,不露光芒。
赤城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烨金芝:形容金色的灵芝。
碧苔:绿色的苔藓。
一啸:一声长啸。
丹郎:指仙人。
玉女:仙女。
帝乡:仙人的居所,这里指仙境。
尘埃:尘世。
神仙才:具有仙人般才能的人。
秦皇:秦始皇。
东海:大海。
汉武:汉武帝。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桐柏山中的琼台仙境,犹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翠岳竦神秀"展现了山峰的青翠与灵秀,"玉衡直三台"则象征着天宫的威严与秩序。诗人笔下的"长生君"和"含光赤城台"暗示了长生不老的神话色彩,以及仙人居住的神秘之地。

"阳崖烨金芝,阴壑生碧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植物的奇特景象,金色的芝草和碧绿的苔藓增添了神秘的自然气息。"独立云在下,一啸仙俱来"描绘了人在仙境中的超凡体验,仿佛只需一声长啸,仙人就会降临。

"丹郎醉不醒,玉女声如孩"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仙人的生活状态描绘得如梦如幻。"帝乡风自寒,洞口花长开"则传达出仙境的清凉与永恒,洞口的花朵永不凋谢。

然而,诗人感叹"所嗟尘埃中,那有神仙才",表达了对尘世中缺乏真正仙人才华的惋惜。最后两句"秦皇漫东海,汉武空蓬莱"借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求仙典故,表达了对追求长生不老却终为空想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中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桐柏台夜作

东崖紫云飞,西壁白雪炯。

洞口一何邃,人閒无此静。

松风翻瀑怒,梅月逼鹤警。

苔污断阙石,茶注彭亨鼎。

丈人极好生,生神最澄景。

且修黄房诀,夜向香心永。

形式: 古风

桐柏观阅藏经

天人皆奇人,一以文为主。

至今昆崙山,犹有群玉府。

虚无天之根,清净道所祖。

也知自羲翁,此妙泄盘古。

老氏启藏室,八神负猛虡。

玉垂太上篇,金写神仙语。

舜璿奔一机,汉宫凿万户。

璆谐玉女下,雷吼苍龙舞。

侍晨校琅简,玉卿撰瑶谱。

两垣协躔度,四溟节风雨。

恭惟上帝骘,哀此下民苦。

昭昭悬朗监,历历开蒙瞽。

粤从擘混沌,孰不趋子午。

六爻本乎健,五行依乎土。

神机迭经纬,和应相律吕。

子能发此钥,太微开帝宇。

形式: 古风

寄天台萧练师

已是成仙了,全然得道长。

石坚松结髓,山煖朮生香。

近瀑衣裳冷,和云笔砚凉。

傍崖修碧宇,何日奏寥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吴钤干

有伟千人杰,能为万里游。

挂帆春背雁,问驿夜惊鸥。

道路空留滞,文章莫暗投。

九疑生雨遍,三峡带寒流。

采药青神观,题诗白帝楼。

乾坤供烂醉,星斗照闲愁。

汉已归萧相,天难寿武侯。

词人头欲雪,壮士泪如秋。

中下犹须策,西南夙倚筹。

有钱书尽买,灭虏志终酬。

猿破高唐梦,龙驯滟滪舟。

行人定安稳,夏近可归不。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