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十八病中寄诗

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

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

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

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天性懒于远行,缠绵病体常自生。
见你情意深长的思念,宽慰了我孤寂的心情。
风动的帘幕夜不能闭合,秋夜的灯火照亮了雨滴的晶莹。
那边的忧愁这边的回忆,一夜之间情感满溢心间。

注释

本性:指天生的性情或本质。
慵:懒惰,不愿意。
远行:到远处去旅行或行走。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病自生:疾病自己产生,比喻体质虚弱易生病。
见君:看见你,此处指感受到对方的情感。
绸缪思:深思熟虑,情意缠绵的思念。
慰:安慰。
我:诗人自称。
寂寞情:孤独寂寞的情感。
风幌:被风吹动的帘子。
夜不掩:夜晚没有关闭,表示难以入眠或心情不安。
秋灯:秋天的灯光,带有凉意和清冷感。
照雨明:照亮了雨滴,显得格外明亮清晰。
彼愁:那边的忧愁,指对方的烦恼。
此又忆:这边又在回忆,指自己这边的思绪。
一夕:一个晚上。
两盈盈:双方情感都饱满丰富,盈盈形容情感充沛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酬张十八病中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生病期间接到了友人张十八的来信,对其深表同情和慰藉之意。

“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由于性格内向而不善与外界交往,再加上长期的病痛,使得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这里通过“慵远”二字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不愿过多涉足世俗纷争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感慨。

“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收到友人的来信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通过“绸缪”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慰我寂寞情”则说明了友人的关心和问候,对于病中的诗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

“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病中夜景图。室内的灯火在夜晚微弱的风吹拂下摇曳,而外面的秋雨则使得室内的灯光更加明亮。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室内外的不同氛围,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心境。

“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言。病中的诗人不仅为自己的健康担忧,同时也对远方的友人张十八心生挂念。这“一夕两盈盈”形容了心中充满了对友情和个人困境的双重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病中的自我感受与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出诗人内向、淡泊且重情的性格特征。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西域传中说,灵台属雍州。

有泉皆圣迹,有石皆佛头。

所出薝卜香,外国俗来求。

毒蛇护其下,樵者不可偷。

古碑在云巅,备载置寺由。

魏家移下来,后人始增修。

近与韦处士,爱此山之幽。

各自具所须,竹笼盛茶瓯。

牵马过危栈,襞衣涉奔流。

草开平路尽,林下大石稠。

过郭转经峰,忽见东西楼。

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

石苔铺紫花,溪叶裁碧油。

松根载殿高,飘飖仙山浮。

县中贤大夫,一月前此游。

赛神贺得雨,岂暇多停留。

二十韵新诗,远寄寻山俦。

清泠玉涧泣,冷切石磬愁。

君名高难闲,余身愚终休。

相将长无因,从今生离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雉将雏

雉咿喔,雏出㲉,毛斑斑,觜啄啄。

学飞未得一尺高,还逐母行旋母脚。

麦垄浅浅难蔽身,远去恋雏低怕人。

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拾虫不相离。

形式: 古风

精卫词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形式: 古风

赛神曲

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听神语。

新妇上酒勿辞勤,使尔舅姑无所苦。

椒浆湛湛桂座新,一双长箭系红巾。

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

青天无风水复碧,龙马上鞍牛服轭。

纷纷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劝行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