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

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尊贵的客人能谈论道理,我则学习修养以启蒙心智。
贫穷的朋友超脱世俗之情,才子在古人之中独树一帜。
官帽上已插着执法的獬豸,车边已经绘有熊的图案,象征权力。
拂去衣上的灰尘迎接五马拉的车,让两个童子侍候在一旁。
花香混合着松屑,茶的香气穿透竹林。
薄霜映照着明亮的月色,残留的雪带着春意。
古老的墙壁上青苔黝黑,远处的寒山被红火照亮。
眼看着与朝廷官员的离别,内心的情感如同北川一般深沉。
对学问轻视前辈,怎能去拜访老翁寻求教诲。
想知道从今天以后,不会因为失去车公而不快乐。

注释

上客:尊贵的客人。
论道:讨论道德或学问。
吾生:我。
养蒙:启发蒙昧,指学习。
贫交:贫穷而志同道合的朋友。
世情:世俗人情。
才子:有才华的人。
古人:古代贤人。
冠上:指官帽。
方簪豸:獬豸,古代执法者的标志。
车边已画熊:古代车轼上画熊,象征权力。
拂衣:拂去灰尘。
五马:五匹马拉的车,象征高级官员的车。
垂手:表示恭敬。
双童:两个侍童。
花醥:花酿的酒。
和:混合。
松屑:松树的碎末。
茶香:茶的香气。
透:穿透。
薄霜:轻微的霜。
澄:使清澈。
夜月:夜晚的月亮。
残雪:残留的雪。
带:带有。
古壁:古老的墙壁。
苍苔:青苔。
黑:颜色深。
寒山:寒冷的山。
远烧:远方的火光。
东候:朝廷官员。
别:离别。
心事:内心的情感。
北川:借用河流比喻情感的深远。
为学:做学问。
轻:轻视。
先辈:前辈。
何能:怎能。
访:拜访。
今日后:从今天开始。
不乐:不快乐。
车公:对车骑将军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访问一位隐居之士的场景。开篇“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两句表明来访者能够深入讨论道理,而自己的一生都在学习和培养品德。接着,“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则展示了诗人的清贫与超脱,以及其文学才能在古代人中的地位。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描述了一种仪式或装饰的场景,可能是访问之前的一种准备。下面,“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则展现了诗人迎接客人的热情和隆重。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写出了宴席上的酒香与茶香交融的意境,而“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两句通过古老墙壁上的苔藓和远处山中的火光,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生机的画面。最后,“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怀有一份深厚的情感,而“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则是诗人对于学习和探寻古人的智慧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访问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友情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赞赏。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

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

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

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前年槿篱故,新作药栏成。

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

水穿盘石透,藤系古松生。

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

颇识灌园意,于陵不自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