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
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
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元翁从王夔玉借书》。诗中,作者以自身为官三年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珍视。首句“为吏三年弄文墨”描绘了自己在官场忙碌于文书工作的生活,而“草莱心径失耕锄”则暗示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疏离。
接着,“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表达了对博大精深知识的追求,希望能阅读到世间罕见的好书。诗人将藏书丰富的公子与自己空虚的知识状态相对比,通过“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揭示了对知识宝藏的向往和自谦的意味。
最后两句“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表达了对借书阅读的期盼,希望有一天能亲自掌握书籍,亲手处理那些可能积满蛀虫的书籍,寓言式地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严谨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学术生活的向往。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
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
圣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
庙算知无敌,寒儒浪自愁。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
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
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
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
日著阑干角,风吹濯浣衣。
喜同王季哲,更得谢玄晖。
清兴俱不浅,长吟无用归。
月明南北道,犹见驿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