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会朝四海登图籍,绛阙清都想盛容。
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
饮如嚼蜡初忘味,事与浮云去绝踪。
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门户见重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元日》,以元日(春节)为题,表达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对个人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会朝四海登图籍”描绘了朝廷汇聚天下英才的繁荣景象,而“绛阙清都想盛容”则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庄重与君王的威仪。接下来,“春色已知回寸草”暗示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生机,而“霜威从此霁寒松”则象征着严冬过后的坚韧与复苏。
“饮如嚼蜡初忘味”表达诗人对政务或人生的厌倦,已经失去了起初的热情,而“事与浮云去绝踪”则流露出对世事如梦幻泡影的超脱态度。最后两句,“四十九年蘧伯玉”,诗人自比蘧伯玉,借其春秋四十而不惑的典故,感叹自己已届中年,深感人生如梦,圣人之门看似重重叠叠,实则难以触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盛世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
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
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
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
圣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
庙算知无敌,寒儒浪自愁。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
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
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
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