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

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

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

亡家与亡国,云此更何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自然界的造化怎能永保无虞,山河被过度开发似乎要翻转。
世间的精华被消耗在地下,珍珠美玉却聚集在权贵之家。
起初是骄奢淫逸的本源,最终成为灾祸动乱的根本。
既可导致家庭败落,也能引发国家灭亡,对此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注释

造化:自然界创造万物的力量。
安能:怎能。
山川:山河,自然景观。
凿欲翻:形容过度开采导致环境剧变。
精华:这里指珍贵的资源。
销地底:在地下被消耗殆尽。
珠玉:珍珠和宝玉,比喻财富。
侯门:诸侯或贵族的府邸,泛指权贵之家。
始作:开始作为。
骄奢本:骄傲奢侈的根源。
终为:最终成为。
祸乱根:灾祸与动乱的根本原因。
亡家:使家庭破败。
亡国:导致国家灭亡。
云此:对于这事。
更何言:还有什么可说的。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权力与奢侈生活的反思和警示。开篇“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人为破坏自然,以满足私欲的场景,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天地的创造力量,而“安能保”则暗示了这种行为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山川凿欲翻"则具体展现了对自然的肆意改造,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破坏力度。

接着,“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奢侈生活的场景。“精华”指的是自然界中珍贵的物质,而“销地底”则意味着这些珍宝被深埋,不再有生长与发展的机会;“珠玉聚侯门”则表现了权贵们对珍宝的积累和炫耀,这里的“侯门”代表了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诗人通过“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两句,总结性地指出了这种行为的起因和最终的结果。"始作骄奢本"表明这一切的开始是因为骄奢与贪婪,而"终为祸乱根"则揭示了这类行为最终导致的是灾难和混乱。

最后,“亡家与亡国,云此更何言”两句,用沉痛的情感总结了一切。这里的“亡家”指的是个人的家庭破败,而“亡国”则是国家的灭亡;"云此更何言"表达了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语言已经变得苍白无力。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手法,隐喻地批评了权贵阶层的奢侈与贪婪,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的深远后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破坏和社会伦理失衡的忧虑之情。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期友人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

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

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

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三觉山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谷山寺

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