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天景象,诗人在古寺中度过了寒食节。"寥寥"形容古寺的宁静与空旷,而"踏青思故里"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垂白看杨花"可能指的是柳絮随风飘落,犹如白发,让人不禁联想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苍老。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澈霞"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景色。春雨过后,晴空中残留的云霞显得格外清冷,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既有着春天生机的预兆,也带有一丝寂寞。
最后两句"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沧浪"和"湘水"都是古代的地名,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处地名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家乡无法割舍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同大河一般,无边无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的深切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
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
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
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
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
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
亡家与亡国,云此更何言。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
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
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
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