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五首(其一)

江湖倦矣,剩琴边词赋。庾信愁多镇吟苦。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

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以“江湖倦矣”开篇,透露出一种厌倦江湖生活的情绪。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庾信的愁苦、么花与蝴蝶的病态、零落的蝉翼、碧绿的苔藓以及凉透帘幕的丝雨,营造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将么花与蝴蝶的病态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疲惫。“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通过碧绿的苔藓和凉意深沉的雨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诗人的孤独感。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凤箫的声音比作替诗人诉说漂泊之苦,而翠袖盈盈则象征着诗人的泪水如雨下,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痛苦。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通过描写秣陵(今南京)的秋景,斜阳的消瘦,以及鸥鹭的瘦弱,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感。

最后,“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表达了诗人渴望在画壁上留下自己的故事,但又害怕酒醒后面对现实的孤独与痛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五首(其二)

遥岑黛抹,放凉云飞入。楼角玲珑画帘碧。

想一双鹤守,三九天寒,纤月上、更有玉人吹笛。

梅花开瘦了,悄点银釭,粉笔些些白描格。

官阁旧吟诗,老去何郎,问可有、绮怀消得。

怕萼绿、华来梦如烟,但珠斗阑珊,翠禽啼夕。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五首(其三)

恹恹人瘦,正愔愔天气。滚滚年华送流水。

任子规啼彻,丁巷泥深,花落也、还被东风催起。

茫茫春去远,叠叠春愁,漠漠春阴画桥外。

何处不天涯,难觅离痕,都化作、万行清泪。

听玉笛、关山尽情吹,早泊凤飘鸾,几生萍寄。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五首(其四)

墙头青粉,盼玉人天远。杨柳深深罨庭院。

想兰姨善戏,琼姊偷呼,娇欲坠、扶上困腰纤软。

秋千刚半晌,门外萧郎,影事些些那回见。

愁杀夕阳红,愁锁红蕤,又红出、小桃花面。

怕飏下、罗裙彩云归,便拢鬓兜鞋,教人肠断。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五首(其五)

昨宵无月,唤花魂难醒。云影低垂画帘暝。

待金刀剪破,玉斧修圆,开桂殿、端正一奁冰镜。

银湾风露重,如此昏黄,绰约群芳晚妆靓。

退了越罗裳,悄地姮娥,在那角、粉墙潜等。

奈碧海、青天夜迢迢,怕半臂、轻寒独眠人病。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