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愁绪满溢的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
“恹恹人瘦”,开篇即点出人物的疲惫与消瘦,暗示了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正愔愔天气”,天气的沉闷与人物的心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滚滚年华送流水”,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任子规啼彻,丁巷泥深,花落也、还被东风催起”,子规鸟的啼叫、巷道的泥泞、花朵的凋零,以及东风的催促,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却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无奈与哀伤。“茫茫春去远,叠叠春愁,漠漠春阴画桥外”,春天渐行渐远,春愁如同层层叠叠的云雾,笼罩在画桥之外,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深重与无边。“何处不天涯,难觅离痕,都化作、万行清泪”,无论何处都像是天涯,离别的痕迹难以寻觅,所有的愁绪都化作了泪水,表现了情感的浓烈与无法抑制。“听玉笛、关山尽情吹,早泊凤飘鸾,几生萍寄”,通过听玉笛声、想象关山的辽阔与凤飘鸾的漂泊不定,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对人生漂泊无定、孤独无助的感慨。
整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物在春日里面对时光流逝、离愁别绪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