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上舍梦桂

许奉太夫人以往,欧迎大君子而行。

无惭当日四门祖,起敬同时六馆生。

反哺儿怜亲老大,将雏翁喜世升平。

刘诗未必如韩笔,聊见临歧折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将陪伴母亲前往,迎接尊贵的先生同行。
不为当初四门族中的羞愧,一同尊敬那些六馆的学生。
孝顺的儿子怜惜年迈的母亲,老翁欣喜于世间的太平。
刘氏的诗或许不如韩愈的笔力,但在此分别之际,也表达出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许:我。
奉:陪伴。
太夫人:母亲。
以往:前往。
欧迎:迎接。
大君子:尊贵的先生。
无惭:不感到羞愧。
四门祖:四门族中的长辈。
起敬:尊敬。
六馆生:六馆的学生。
反哺:孝顺。
儿怜亲:儿子怜惜母亲。
老大:年迈。
将雏翁:老翁。
喜:欣喜。
世升平:世间的太平。
刘诗:刘氏的诗。
未必:或许不。
如:比得上。
韩笔:韩愈的笔力。
聊见:略表。
临歧:分别之际。
折柳:依依不舍,借指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创作的,名为《送欧阳上舍梦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欧阳上舍离别时的心情和祝愿。

“许奉太夫人以往,欧迎大君子而行。” 这两句表明了欧阳上舍不仅得到家人的允许,而且还获得了尊长者的接纳,显示出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良好。这里的“太夫人”指的是家庭中的长辈,“以往”则意味着过去的某个时刻或经历。

“无惭当日四门祖,起敬同时六馆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上舍出身于书香门第、学术渊源的家族背景的赞赏。这里的“四门”、“六馆”都是古代指称学府或官署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欧阳上舍所承载的文化和教育传统。

“反哺儿怜亲老大,将雏翁喜世升平。”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欧阳上舍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而诗人希望他能够回报家中的恩情,同时也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此带来家庭的荣耀和社会的安宁。

“刘诗未必如韩笔,聊见临歧折柳情。” 这两句则是作者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自知之明,同时也道出了即将分别时的心绪。这里的“临歧”指的是离别之时,“折柳”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友情和离别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欧阳上舍家庭背景、个人品德以及即将到来的新旅程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郑甥主龙溪学

去年殿上侍天颜,亲见龙墀拜敕还。

瓜地我归耘旧圃,杏林君去主荒坛。

春光已过三分二,寒食都无数日间。

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哀倅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

去郡于兹十八年,欢传良牧出藩宣。

更烦逸骥康沂海,会见灵禽下颍川。

绝喜铃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无欢。

此行未论胶东赏,且作廉丞亦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

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来岁亲朋迎画绣,病翁亦出至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