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恩宠加身如黄帝征召,暂时借用外力频繁
在湖南之地面临背水一战,想起峡内春天的景色
皇朝政事纷扰不断,百姓依赖重臣支撑
期待像徐孺子那样的贤者,各地都期盼高人的到来

注释

宠渥:深厚的恩宠。
徵:征召。
黄: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权宜:权变应急的办法。
借寇:借助外力。
湖南:古代中国省份名。
背水:形势危急,如同背靠河水无法退后。
行春:春季出行或春意盎然。
王室:皇朝。
多故:多有变故,动荡不安。
苍生:百姓。
大臣:朝廷的重要官员。
徐孺子:徐稚,东汉时期隐士,以德高望重著称。
高人: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国家时事的担忧。诗中“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两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反映出当时朝政的混乱和官员们为了私利而频繁更迭的情况。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朋友即将前往之地——湖南的情感联想。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山川的地区,这里的“安背水”可能指的是湖南某个平静的河流,而“峡内忆行春”则是在回忆过去在山峡中春日的行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皇室和依赖权臣的情形所持有的忧虑之情。这里的“故”字有旧制度、旧习惯的意思,而“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命运往往被朝堂上的权谋所左右。

最后,“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则是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同时寄托着希望。这里的“徐孺子”可能是对韦中丞的尊称,而“处处待高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各个地方都能遇到德才兼备的人物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政治状况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

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

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