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其四)

山历愁寡天,沙征恨多地。

两日行海滨,虽近弥不至。

遐瞻道旁堠,我进渠祗退。

大风来无隔,午燠皎安避。

今夕范氏庄,初觌三峰翠。

愈远故绝瑕,不多始足贵。

巉然半几出,蹙若一拳细。

轻霏澹晚秀,隤照烨春媚。

玩久有馀佳,绘苦未必似。

今夕勿掩扉,月中对山睡。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峦承受着孤寂的忧虑,沙漠承载着无尽的哀怨。
两天行走在海边,虽然近在咫尺却仿佛遥不可及。
远望路边的烽火台,我前进它却后退。
大风毫无阻挡地吹来,正午炎热也无法躲避。
今晚来到范氏庄园,初次见到三座青翠的山峰。
距离越远,山的美就越少瑕疵,不多的景色反而显得珍贵。
陡峭的山势如半桌露出,紧蹙的样子像一拳紧握。
傍晚轻雾中透出秀美,夕阳映照下春天更显娇媚。
欣赏太久仍有余韵,描绘的美景可能也比不上眼前。
今夜不要关上窗户,让我在月光下对着山峰入睡。

注释

山历:承受孤寂。
愁寡:忧虑。
沙征:承载哀怨。
恨多:无尽。
弥不至:仿佛遥远。
遐瞻:远望。
堠:烽火台。
大风来无隔:大风无阻。
午燠:正午炎热。
皎安避:无法躲避。
初觌:初次见到。
翠:青翠。
愈远故绝瑕:距离越远瑕疵越少。
巉然:陡峭。
半几出:半桌露出。
蹙若一拳细:紧蹙如拳。
轻霏:轻雾。
晚秀:傍晚秀美。
隤照:夕阳照射。
烨春媚:娇媚的春天。
玩久有馀佳:欣赏久有余韵。
绘苦未必似:描绘的美景可能不如亲眼所见。
勿掩扉:不要关门。
对山睡:对着山入睡。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景象与心境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遒劲。开篇“山历愁寡天”表达了对远方山峦的向往之情,而“沙征恨多地”则流露出对于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的情感。接着,“两日行海滨,虽近弥不至”显示出一种无奈与矛盾,即使相隔不远却仍旧无法到达。

诗人通过“遐瞻道旁堠,我进渠祗退”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观察和思考,以及面对自然环境时的谦逊态度。随后,“大风来无隔,午燧皎安避”则描绘了一种逃避严酷天气寻找安宁之所的情形。

“今夕范氏庄,初觌三峰翠”中,诗人到达了目的地,对于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到新鲜和喜悦。接着,“愈远故绝瑕,不多始足贵”表明了对于那些不为人知的、遥远而珍贵之物的向往。

“巉然半几出,蹙若一拳细”描绘了一种山石陡峭、山路狭窄的情形,而“轻霏澹晚秀,隤照烨春媚”则是对景色之美的赞叹。

诗歌最后,“玩久有馀佳,绘苦未必似”表达了对于长时间欣赏自然之美而不感到厌倦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艺术创作难以完全捕捉真实美景的无奈。“今夕勿掩扉,月中对山睡”则是诗人在夜晚放下了心中的忧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之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其三)

酒名忘忧物,未尽酒所长。

醉后忘我身,安得忧可忘。

我饮初不多,不可无一觞。

平生难为酒,甘醴断不尝。

要与水争色,仍复菊敌香。

气盎春午花,味凛秋旭霜。

三杯合自然,一滴诣醉乡。

朅来困行役,名酒安可常。

甘淡俱不择,芳冽那得将。

酒味何必佳,一醉径投床。

但令有可饮,不醉亦何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其二)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

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

开缄祗暄凉,此外无一事。

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

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

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形式: 古风

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其一)

开岁又涉三,我征良未休。

沙行地一平,百里纵遐眸。

景穆物自欣,碛迥情反愁。

中田缅云庄,聊复税我辀。

追程有底急,行急能至不。

三峰从何来,骏奔若鸣驺。

当户不忍去,裴回为人留。

对之成四友,呼酒与献酬。

我醉山自醒,相忘却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其六)

已赐仪鸾锦坐蒲,起来再立听传胪。

君王欲劝群臣酒,宣示天杯一滴无。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