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武陵春》。它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即将过去之际,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诗人通过风停、花落、日暮等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里,风止住了,带走了花朵的余香,春天的美好已经不再。女子在黄昏时分疲惫地梳理着她的秀发,这个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诗中最为感人的部分。物是指周围环境,人非则是指亲朋好友的离去和变化。女子想要诉说心中的苦楚,却又被泪水所阻,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哀伤。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尽管如此,她还是听闻双溪依旧风光如昔,于是决定驾起一叶轻舟,去那寻找最后的春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向往,更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心灵慰藉的行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然而,当她真的面对着那条河流和轻舟时,却又生出了新的担忧。舴艋舟是指小型的渔船,而“载不动、许多愁”则表达了即使是这小小的渔舟,也承载不了她心中沉重的忧虑。这既是对现实无情的挣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解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的哀愁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情感体验以及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