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二)

双栖休比画鸳鸯,真有随身藻荇香。

移植柔条承宴寝,捧持飞絮入宫墙。

抱衾无复轮当夕,舞袖虚教列满堂。

从此凡间归路杳,行云不再到金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爱情的深刻感悟与向往。开篇“双栖休比画鸳鸯”,诗人以鸳鸯为喻,表达了对伴侣之间深厚情感的追求,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比喻,暗示了超越表面形式的情感深度。接着,“真有随身藻荇香”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伴侣间的温馨与甜蜜比作随身携带的清新香气,生动地展现了两人情感的纯净与美好。

“移植柔条承宴寝,捧持飞絮入宫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浪漫。柔条象征着两人情感的纽带,宴寝则暗示了两人共享的私密时刻,而飞絮入宫墙则寓意着这份情感的高洁与神圣,仿佛跨越了世俗的界限,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抱衾无复轮当夕,舞袖虚教列满堂”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人情感的亲密无间与和谐共处。抱衾无复轮当夕,可能是指夜晚两人紧紧相依的情景,而舞袖虚教列满堂,则是通过想象中的舞蹈场景,表现了两人情感的热烈与欢愉,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最后,“从此凡间归路杳,行云不再到金昌”两句,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份情感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两人情感的纯粹与不被世俗所束缚。行云不再到金昌,或许意味着两人情感的永恒与超越,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心灵的契合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深刻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这份情感超越世俗、达到心灵契合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1)

徐波(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三)

旋周滴限返仙家,一笑相迎路不赊。

怀梦自珍方朔草,急行须借阿香车。

长悬素影凭脩月,久驻红颜赖饮霞。

坐拥群真尝说法,杨枝在手代拈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一)

凉波三泖路悠悠,望断云軿目眇愁。

渐觉雨风香渡口,惊闻箫管下峰头。

卷帷态自迷阳蔡,赠石身看上斗牛。

借问蓝桥今共室,何如鄂渚昔同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二)

成行罗列尽鸳鸯,面药还存旧赐香。

已幸根株移北里,不须声影傍东墙。

山川谢傅携长袖,丝竹张公满后堂。

千骑上头何足羡,亲曾曳履入文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三)

绮窗朱户莫愁家,桃涧藤溪路未赊。

此夕同心吟月扇,当年倾耳听雷车。

上眉鸾镜颦成谱,五晕罗裙步起霞。

一道吴歌采莲伴,争看越女胜如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