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还旧居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

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陶还旧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人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这里,“痿人”指的是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的人,即诗中的自我形象。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这两句透露了一种忧伤的情绪。诗人虽然心中时常想起故土,但又害怕一旦在梦中回到那片山川之后,会因思念过甚而引发深深的哀痛。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诗人意识到人生如寄宿,身体和精神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因此对于现实中的每一次思念都是珍贵的。

接下来的几句“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简单生活和自然界中生物间相依为命的情感。

最后,“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诗人提到家中的大儿子已经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年迈的诗人以支持和安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期待和依赖。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界以及个人生命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夜梦,并引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馀,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形式: 古风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并引(其一)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仙。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形式: 古风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并引(其二)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

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

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

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

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

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

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形式: 古风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