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对远方战乱的隐忧。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这两句点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之中,只能听到几里外传来的寒冷溪水的声音,而周围几乎没有邻舍,可以感受到诗人孤独和与世隔绝的情怀。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这两句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奇异的鸟儿在空旷的大地上发出叫声,而夕阳的余晖让行人感到恐惧,可能是因为天色暗淡而害怕夜幕降临,或是另有隐喻。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这两句中“初月”指的是新月刚出现,而“未终夕”则说明夜色尚浅;“边烽不过秦”暗示了战事的消息没有超过长城以西的秦地,这里可能是对边疆战乱的一种担忧。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最后两句描绘的是诗人所在山村的景象,“萧条”形容树木的枯枝摇曳;“桑柘外”则是指村落周围的桑树和柘树之外的地方;“烟火渐相亲”表明了距离虽远,但村庄间的炊烟逐渐接近,显露出一种对邻里之间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也透出了对边疆战乱的关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
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
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
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