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四)

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

圣人之心微而显。千里之应出言善。

况遂豚鱼革前典。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沈约的《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沈约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他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深刻思考。

“行苇之微犹勿践”,这句话以行走于细小的芦苇丛中不轻易踩踏为喻,强调了对细微事物的尊重和保护,寓意着在治理国家时,即使是小事也应当谨慎对待,不可轻忽。

“宁惟血气无身剪”,进一步强调了对生命的尊重,即使是在身体上,也不应随意伤害。这里隐含了对法律制度的呼吁,即法律应当保护所有生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圣人之心微而显”,指出圣人的内心虽然深邃不易察觉,但其行为却能显现出高尚的品质。这反映了对道德领袖的崇敬,认为他们的行为应当成为社会的典范。

“千里之应出言善”,意味着即使是最遥远的地方,圣人的言语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传播的力量。

“况遂豚鱼革前典”,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具体的道德实践,指出应当遵循前人的典籍教导,善待动物(豚鱼),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道德、法律、领导力以及自然和谐等多方面的主题,展现了沈约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五)

春酸夏苦冬有宜。筐莒锜釜备糗酏。

逡巡揖让诏司仪。卑高制节明等差。

君臣之序正在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六)

日月光华风四塞。规飨有序仪不忒。

匪天私梁乃佑德。光被四表自南北。

长世缀旒为下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七)雍雅

穆穆天子,时惟圣敬。济济群公,恭为德柄。

为撤有典,膳夫是命。礼行禘尝,义光朝聘。

神飨其德,民洽其庆。

形式: 四言诗 押[敬]韵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八)

尚有和羹,既戒且平。亦有其馂,亦惟克明。

其馂惟旅,其酳惟成。百礼斯洽,三宥已行。

明哉元首,遹骏其声。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