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画秋山平远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形式: 古风

翻译

玉堂白天掩映着春日的悠闲,郭熙的画卷里描绘着春山的秀美。
斑鸠和乳燕刚刚睡醒,白浪轻拍着青嶂,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简短的画面展现出辽阔深远的景色,稀疏的树林寄托着秋天的傍晚。
就像江南送别时的情景,行舟中回首望去,云峰叠翠。
伊川的老人头发如霜,躺着赏秋山,怀念洛阳。
为你在画的末尾写下行草,字迹犹如嵩山洛水泛起的秋光。
跟随你游览的日子如同一日,不知不觉间,青山映照着我斑白的头发。
为了画出龙门的八节滩,我打算去伊川寻觅奇石清泉。

注释

玉堂:华丽的厅堂。
郭熙:北宋著名画家。
鸣鸠:斑鸠鸟。
人间:现实世界。
离离:稀疏的样子。
秋晚:秋天的傍晚。
伊川:古代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炯如:明亮如。
黄发:指老年人的白发。
龙门:古代地名,有著名的龙门石窟。
八节滩:河流中的险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郭熙所绘的春日山水图,诗人站在玉堂内,悠闲地观赏这幅画卷。画中的鸣鸟与乳燕初醒,山峦间波光粼粼,如同不属于尘世之景象。诗中通过“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等句子,以精细的笔触描摹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幽而广阔的山水之间。

诗人以郭熙之名,表达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赞赏与沉醉,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通过“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的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似乎在画中的山水里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最后,“伊川佚老鬓如霜”一句,描绘了诗人自己年迈白发,如同霜雪一般的形象,而“卧看秋山思洛阳”则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留恋。诗人以“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来表达自己与画中自然景物的和谐共融,以及时间流逝的无感。

整首诗通过对郭熙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以及个人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昌言喜雨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一)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

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二)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西绝句,戏用其韵跋之(其三)

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