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咏古七首(其四)安妃

九华安妃游玉乡,交裙携带招帝郎。

情缠双好发朗唱,紫清琐掖排银房。

杨羲自是神仙子,不比人间许长史。

左宫亦有王夫人,红颜调笑斟琼醴。琼醴。调芳旨。

天上风流聊复尔。杨家自是神仙子。

双笑欢兼昔旨。一幅青书鸾凤纸。为授真妃灵纪。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宴饮的浪漫场景。开篇“九华安妃游玉乡”,以“九华”和“玉乡”渲染出仙境的华美与神秘,安妃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历,展现了她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交裙携带招帝郎”,通过服饰和动作的描写,暗示了安妃与神界的交往,以及她对神界的吸引。

“情缠双好发朗唱,紫清琐掖排银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安妃与神界人物之间的深情互动,以及他们所在环境的高雅与神秘。“杨羲自是神仙子,不比人间许长史”,通过对比人间与仙界的差异,强调了仙界的独特与尊贵,同时也点明了杨羲作为神仙的身份。

“左宫亦有王夫人,红颜调笑斟琼醴”,这里描述了另一个仙界的场景,王夫人与安妃一同参与宴会,通过“红颜调笑”展现女性间的亲密与和谐,而“琼醴”则象征着仙界的珍馐佳酿,增添了宴会的奢华与美好。

最后,“一幅青书鸾凤纸,为授真妃灵纪”,通过一幅书写着鸾凤图案的纸张,不仅体现了仙界的艺术之美,也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以及对真妃(安妃)的尊敬与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界宴会场景,展现了仙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仙界独有的高雅与奢华。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五)刘丽华

通波亭畔风日清,会稽王子愁经行。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

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宛转。羞相见。

月白风清人婉娈。洛灵罗袜来波面。

良夜随郎游衍。小婢箜篌歌又颤。徙倚春流都遍。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六)蔡家娘子

西堂花茵侬好持,此间风月堪咏诗。

溢奴小儿若冰雪,紫缓绿酒饶神姿。

竟陵判司大懊恼,夜寒空馆眠难好。

翠簪腻滑促传觞,口吃微闻唤鸾老。鸾老。头脑好。

善谑群真堪绝倒。夜寒空馆人声悄。

地下为欢须早。南邻娘子翘翘小。共泛玻璃清醥。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七)瑶芳公主

槐安贵主名瑶芳,秾春游戏摇鸣珰。

相牵贪看石延舞,寺前暗调淳于郎。

兰摧玉折一何苦,青春又葬同昌主。

淮南裨将惯酒悲,恸哭繁华黯无语。无语。奈何许。

忆在寺门魂暗与。布衣真尚瑶芳主。

一霎日斜归去。大槐安国飞红雨。肠断旧游何处。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点绛唇.咏枕

忆得年时,红绵妆叠红蕤滟。

笙囊绿掩,浓笑钗痕闪。说尽山盟,不料巫云敛。

残荷燄,斜铺楚簟,多了啼红点。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