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
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
(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注释

孟夏:初夏。
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欢言:高兴的样子。
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泛览:浏览。
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流观:浏览。
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
终宇宙:遍及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春天的田园生活。开篇即用"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喜悦之情。"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则展示了诗人的田园劳作与精神寄托相结合的生活状态。"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能是对远方朋友或旧事的一种怀念。

在这样的平和安逸中,诗人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闲自得。"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而"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表明诗人不仅享受着田园生活,还保持着对文化和知识的追求。

最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宇宙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感悟和体验。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满足的写照。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形式: 古风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迢递槐江岭,是谓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