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
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
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欲隐居于麻源山中之人的意愿,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尘世的渴望。开篇两句“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憧憬,并希望能够找到古代隐者谢安石的足迹。
接着,“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的“空山”和“幽谷”营造了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而“几千里”和“第三重”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这两句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简朴。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装饰,只需一间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和未经缝制的荷叶做衣便足矣。
最后,“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则是诗人请求朋友为自己送别。这里的“往事”可能指的是隐居前的生活,而“乔松”则是一种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品格的植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居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
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
上人知机士,瓶锡慰樊笼。
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
能将疏懒背时人,不厌孤萍任此身。
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
平湖旧隐应残雪,芳草归心未隔春。
前路倍怜多胜事,到家知庆綵衣新。
终南千古后,独尔继卿名。
离障非今日,脩因是几生。
乱峰寒影暮,深涧野流清。
远客归心苦,难为此别情。
漾舟云路客,来过夕阳时。
向背堪遗恨,逢迎宿未期。
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
别后王孙草,青青入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