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老人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馀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

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位老者独自坐在官府的树下,想说话时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他在田野小路上思念家乡,但已没有了家业,城边的战场上有他认识的亡者骨骸。
余生的日子充满困苦,长途跋涉常遇轻浮之人。
尽管青山绿水依旧,但如今贫困之后,又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老人:指年纪大的人。
独坐:独自一人坐着。
倚:靠着。
官树:官府门前的树。
欲语:想要说话。
潸然:流泪的样子。
陌上:田野小路。
归心:思乡之情。
产业:家业。
战骨:战场上的遗骨。
亲知:亲人或朋友。
馀生:剩下的岁月。
艰难日:困苦的日子。
轻薄儿:行为轻浮的年轻人。
绿水青山:形容自然景色优美。
贫后:贫困之后。
何为:还能做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官树下独坐,心中充满了悲伤与无奈。诗中的“欲语潸然泪便垂”表达了老人内心的深沉哀愁,他渴望倾诉,却又被眼泪所阻断。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战乱时期人们的普遍心态。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个人的困顿。老人回乡的心情,缺乏经济基础,而战争的惨状则是亲眼所见,让人无法忘怀。

“馀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表明即使活下来的人们,也还要面对不易的一天又一天。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而在这漫长且艰苦的道路上,老人常遭遇无情、浅薄之辈。

最后,“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表达了诗人面对依然美丽的自然景观时的无奈与感慨。尽管大自然似乎未受战乱影响,但个人经历了战争的摧毁,变得一贫如洗,这些美景又有何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人的独白和周遭环境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所造成的破坏,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在面对历史巨变时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酬李文

落照长杨苑,秋天渭水滨。

初飞万木叶,又长一年人。

贫病仍为客,艰虞更问津。

多惭惠然意,今日肯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畅当

同游漆沮后,已是十年馀。

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

月高城影尽,霜重柳条疏。

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横吹曲辞.关山月

月明边徼静,戍客望乡时。

塞古柳衰尽,关寒榆发迟。

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

今夜青楼上,还应照所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题孝子陵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

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