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异

浊者自浊清者清,菩提烦恼等空平。

谁言卞璧无人鉴,我道骊珠到处晶。

万法泯时全体现,三乘分处假安名。

丈夫皆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尘异》是唐代诗人常察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佛法以及人性深邃的思考。

首句“浊者自浊清者清,菩提烦恼等空平”以水的清澈与浑浊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事物本性各异,如同人心中的善恶、清净与烦恼。接着“谁言卞璧无人鉴,我道骊珠到处晶”两句,通过对比珍贵的宝玉与珍珠,强调了价值的普遍性和发现的价值所在,无论在何处都能被识得其真谛。

“万法泯时全体现,三乘分处假安名”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深奥,指出在万物归一之时,一切法相自然显现;而在不同的修行层次上,虽然有名称上的区分,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的。最后,“丈夫皆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见解,认为真正的志士仁人应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应局限于佛门的修行之道,而应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融合了佛教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价值取向的独特理解,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1)

常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教

三时次第演金言,三世如来亦共宣。

初说有空人皆执,后非空有众皆缘。

龙宫满藏医方义,鹤树终谈理未玄。

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乡还曲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回来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破还乡曲

返本还源事亦差,本来无住不名家。

万年松径雪深覆,一带峰峦云更遮。

宾主默时纯是妄,君臣道合正中邪。

还乡曲调如何物,明月堂前枯木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转位归

涅盘城里尚犹危,陌路相逢没了期。

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

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涝漉始应知。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