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

宦情牢落澹于秋,归兴萧然一钓舟。

雨露难忘天地德,江湖还系庙廊忧。

古来兴废非人力,君子行藏与道谋。

满目青山天万里,烟波浩荡没轻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与对归隐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宇宙间力量的深刻感悟。

首联“宦情牢落澹于秋,归兴萧然一钓舟”,开篇即以“牢落”、“萧然”形容官场生涯的孤寂与内心的淡泊,将归隐之心比作一叶孤舟,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颔联“雨露难忘天地德,江湖还系庙廊忧”,进一步阐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国家社稷的忧虑。雨露象征着天地间的恩泽,而江湖则代表广阔的世界,庙廊则是指朝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颈联“古来兴废非人力,君子行藏与道谋”,揭示了历史的兴衰并非人力所能决定,而是遵循着某种自然规律或道义法则。君子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以道为指导,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哲学的思考。

尾联“满目青山天万里,烟波浩荡没轻鸥”,以壮丽的山水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大自然无尽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广阔与深远,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谦逊。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其一)

拜章伏阁举伦彝,耿耿忠言动赤墀。

名义千年元自重,礼文一代敢谁私。

直躬自古难忘蹇,了事知公不是痴。

去去保釐非远谪,未须惆怅续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其二)

何人发难干伦纪,有客输忠翼圣明。

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

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

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唐御史应韶应天府丞

曾持绣斧事澄清,暂辍班行佐尹京。

总为希仁能镇物,况来唐介有先声。

万年宫阙瞻丰镐,六代江山入宰衡。

去去望之非久外,安排台鼎望功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胡承之少卿左迁潞州倅

一行诏下便遐征,太息天王本圣明。

此际亦知言可讳,使君自以去为荣。

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鸟沧洲物外情。

去去江湖尘满目,不知何处望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