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其二)

何人发难干伦纪,有客输忠翼圣明。

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

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

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何少宰被贬官的感慨与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道德伦理、名教礼仪的深刻思考。

首句“何人发难干伦纪”,诗人以问句形式提出疑问,暗指社会上有人破坏了道德伦理的秩序,引发对是非善恶的思考。接着“有客输忠翼圣明”一句,赞扬了友人何少宰忠诚正直,为国家和君主尽心尽力,即使面临贬谪,其忠诚之心依然坚定。

“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两句,强调了礼仪与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它们不可轻易改变,涉及名分与教化的事情也应避免纷争,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坚守。

“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描绘了友人何少宰被贬后的生活境遇,比喻富贵如同浮云般短暂,而他却在遥远的江湖中白发苍苍,表达了对友人命运变迁的同情与感慨。

最后,“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感慨,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寄托了对友人未来能够重返朝廷、实现抱负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道德与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唐御史应韶应天府丞

曾持绣斧事澄清,暂辍班行佐尹京。

总为希仁能镇物,况来唐介有先声。

万年宫阙瞻丰镐,六代江山入宰衡。

去去望之非久外,安排台鼎望功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胡承之少卿左迁潞州倅

一行诏下便遐征,太息天王本圣明。

此际亦知言可讳,使君自以去为荣。

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鸟沧洲物外情。

去去江湖尘满目,不知何处望神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

谁兴濮议紊彝章,国是纷然失故常。

慷慨一言思悟主,艰难万里遂投荒。

君于职业真无负,我忝乡人与有光。

去去还珠亭下路,苏公千载有遗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一)

四十馀年仕阙廷,归来双鬓未全星。

一身用舍关天下,千载风流尚典刑。

启事从来誇水鉴,移文曾不愧山灵。

等閒颂德知何益,自有勋名照汗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