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屋洞

石顽不顽,非屋似屋。天开奇境,人受遐福。

伯仲皆隐,巢由饮犊。把酒看云,烹茶燃竹。

泉清若斯,慎勿濯足。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屋洞的独特魅力与隐士的悠闲生活。首句“石顽不顽,非屋似屋”以石屋的奇特构造开篇,既赞美了自然之物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此处环境的静谧与独特。接下来,“天开奇境,人受遐福”则进一步渲染了石屋洞所在之地的非凡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隐者开辟的一片净土,让居住于此的人得以享受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幸福。

“伯仲皆隐,巢由饮犊”一句,借用了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石屋洞中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巢父和许由都是传说中的高洁之士,他们拒绝世俗的名利,选择隐居山林,以自然为伴。这里将石屋洞中的隐士与这些历史上的隐士相提并论,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石屋洞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把酒看云,烹茶燃竹”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闲适场景。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手持美酒,欣赏着飘渺的云彩;在竹林之中,煮一壶香茗,点燃竹枝,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禅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泉清若斯,慎勿濯足”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清澈泉水,不要轻易污染它。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寓意着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不被外界的纷扰所侵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屋洞及其隐士生活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

吴树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

错认秦淮夜顶潮,牵船辛苦且停桡,水花风柳谢家桥。

病骨不禁春后冷,愁怀难向酒杯消,却怜燕子未归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山居即事

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

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

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至常熟谒言子墓

郁郁佳城枕大冈,颜曾而外见文章。

西河并世同传教,南国千秋此破荒。

偶试弦歌偕宓子,若论豪杰过陈良。

一抔土在虞山麓,禹穴姚墟共久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翁同和

黄扉归去白云身,翰墨流传自有神。

千秋是非君莫问,即论八法亦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