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龟山穆上人院

修持百法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

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

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

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应寻访是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修行过百种法门已过半百岁月,每日每月过去心中更加坚定。
在床上如同身处水云之间度过夏天,树林西侧的山月陪伴着我行走参禅。
远处蝉鸣的悠扬声传入窗内,白鸟斜斜飞起在石阶旁。
我喜寻师求教而师亦造访于我,或许这寻访便是命中注定的因缘。

注释

修持:修行、修炼。
百法:众多的修行方法。
过半百:超过五十,这里比喻时间久长。
日往月来:时间的流逝,指经过了许多日子。
心更坚:内心更加坚定。
床上:此处指修行人的卧处或打坐的地方。
水云:比喻心境如水般平静,云般自在。
坐夏:佛教术语,指僧侣在夏季安居修行。
林西:树林的西侧。
山月:山中的月亮。
寒蜩:寒蝉,指秋天的蝉。
远韵:从远处传来的鸣叫声。
窗里:透过窗户。
白鸟:白色的鸟,这里泛指飞鸟。
砌边:石阶旁边。
我爱寻师:我喜欢寻找师傅学习。
师访我:师傅也来访问我。
只应:大概,应该。
寻访是因缘:这种相互寻找是缘分使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自然中冥想的景象。"修持百法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表明诗人已经修炼了许多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心变得更加坚定。"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则是形容诗人在自然界中冥想,与云共处,与山月为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宁静环境。蜩是古代对蟋蟀的一种称呼,寒蜩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蟋蟀,它们发出的声音在空旷的窗里回荡;白鸟斜行则是说有一只白色的鸟儿飞过了院子的围墙边,这些都是描绘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应寻访是因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修行态度,他喜欢去寻找自己的导师,同时他的导师也会来探望他,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是佛法中的因缘概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修行生活。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题宝林山禅院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松江驿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故人废宅二首(其一)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

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